2022年1月21日晚,广西百色市那坡县发生一起交通事故,一名男子在回家途中被三轮车碰撞后死亡。肇事者为死者亲属,事发后未施救且逃离现场。然而,该案的处理过程及结果引发死者家属强烈不满,质疑当地交警部门存在拖延办案、执法不公等问题。
事故经过:酒后肇事逃逸,家属质疑故意伤害
据家属描述,事发前死者与表哥(肇事者)在亲戚家饮酒,后独自步行回家。肇事者驾驶报废三轮车随后行驶,途中碰撞死者并逃逸,未报警或施救。家属认为,肇事者明知撞人却谎称“不知情”,且双方此前饮酒时曾有口角,怀疑存在故意伤害可能。但交警部门未采纳这一说法,最终以交通肇事罪定罪,肇事者认罪认罚,获刑一年六个月。
争议焦点:办案拖延、责任认定存疑
家属反映,事故发生后,那坡县交警大队未及时立案,且起初仅出具事故证明书,未告知需尸检才能立案。经多次信访,百色市公安局介入后,交警才出具交通事故认定书,认定肇事者全责。但家属指出,肇事车辆为报废车且违规载人(包括老人和儿童),本应严格查处,但事发后肇事车辆仍被放行,数月后才扣留。此外,法院在民事赔偿中未完全采纳认定书内容,未判决肇事方全责,引发家属质疑。
执法过程被指存在过错,赔偿诉求未获支持
家属称,办案中存在拖延、误导等问题,百色市公安局事后承认交警存在过错,对两名工作人员马某,梁某予以内部扣分,但未进一步处分,在此期间马某还升任为教导员。家属提出的国家赔偿请求也被驳回。更令其不解的是,在行政诉讼中,被告交警的代理律师竟与家属的民事赔偿律师为同一人,尽管当庭提出回避申请,但未获法院支持。
家属呼吁公正处理,案件折射执法规范问题
该案历时三年,家属奔波于多地反映问题,但至今仍未得到满意处理结果。事故暴露出的执法程序问题,如立案延迟、责任认定争议、车辆处置不当等,值得关注。目前,家属希望上级部门进一步核查案件处理中的疑点,维护司法公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