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上海时报  今天是 2025年07月01日 星期二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教育

孩子读了很多书,阅读理解还很差?脑科学:中文阅读靠书写

结果显示,“手写组”不仅更快地学会了字母,他们还能更好地在其他场景运用这些“新知识”。例如,组成新单词、识别新单词,甚至用以写作等。

工具类App的教学应用在识别阿拉伯字母方面也很有效,学习者在练习后很少犯错,但平均而言,“手写组”需要更少的练习就能达到良好的标准。

研究小组表示,简单的手写行为,提供了一种感知运动体验,将学习字母的音、形、义和规律统一起来,这反过来又创造了更丰富的知识和更全面的学习。

在后续实验里,科学家们还发现,手写对语言学习的其他领域也有优势,即知识通过书写得到了更牢的巩固。这与“双减”细则中,可以在学校安排书面作业进行巩固练习的说法是呼应的。

中文阅读能力,必须靠书写来形成、维持和发展

对学习不同类型的语言文字来说,书写的功能和价值也不同。中文和英语有显著差异。如下图所示:

负责英文阅读的颞顶区靠近大脑听觉区(听力输入),负责中文阅读的额中回靠近大脑运动区(如书写动作)。

这就是为什么说,学中文靠写,六七岁的孩子,手部已经发育成熟,上小学后,一个汉字要写十遍、百遍,每天都要写一两个小时,不然很难记住。

但学英文则不同,懂英语启蒙的父母无不知晓,学英语要先磨耳朵,优先级是听,确保听力输入的可理解性词汇量足够大,才能解锁接下来的动作。

可见,两种语言阅读区域临近的大脑功能区不同,会导致学习方式、效果上的巨大差异。

取消一二年级的书面作业并不是好事?副作用非常大

国际神经科学学会主席、深圳市神经科学研究院院长 谭力海团队,曾做过书写和阅读能力之间关系的研究。

他们发现,阅读和书写能力之间存在正相关,且随着孩子的年级升高,这种正相关会越来越强。

不仅是电子设备,拼音输入法进一步恶化了孩子的中文阅读能力

现实是,孩子们必将更多地使用pad、手机、电脑来替代书写,且中国孩子更有可能长期使用拼音输入法(如全拼/双拼、微软拼音、智能ABC等),因为拼音是小学低年级学习汉字的主要辅助手段,那么两者叠加,会让阅读能力和智力恶化到什么程度呢?

来自山东德州的50个儿童,参加了谭力海团队在北京组织的夏令营活动,并经父母和学校同意参加了脑成像实验。将儿童分成两组,一组儿童每天平均使用拼音输入法>65分钟,另一组儿童每天平均使用拼音输入法<9分钟。

通过磁共振设备扫描发现,每天平均使用拼音输入法超过65分钟的儿童,其主要阅读中枢的活动显著少于每天平均使用拼音输入法不到9分钟的儿童,两者左脑额中回的结构和功能均存在显著差异。

取消一二年级的书面作业并不是好事?副作用非常大

据上图所示,中文阅读能力和拼音输入法的使用时间成负相关,且随着年龄增加,负相关也越来越强。

大家可以想象一下,用拼音输入法输入一个字,如“谭”字,“Tan”和“言西早”之间没有任何关系,天天用拼音“Tan”,还会写“言西早”吗?还知道“谭”字的意义吗?

综上理解,中文阅读能力的发展,主要靠书写来形成和维持。如果没有书写或书写不够,阅读能力无从发展和提升。

同时,一二年纪的小朋友恰好掌握了拼音,在操作智能产品时,又该如何限制拼音输入法的使用同样令人担忧。

正如谭力海所言,几十年以前,信息科学、计算机科学领域的科学家们成功解决了汉字的数码化问题,但现在的研究发现,智能拼音输入法的使用,会影响中国孩子的阅读能力的发展甚至是智力的发展。

因此,我们有理由建议在儿童使用的电子设备中,要自带书写功能,可书写也可拼音,自由切换可能是最好选择。

总之,在减轻课业负担的同时,如何兼顾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,以及阅读能力的形成和发展,值得各方重视和思考。

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上海时报立场,转载请注明出处
我要收藏
0个赞
转发到:
腾讯云秒杀
阿里云服务器